《工作DNA》
作者:郝明义工作DNA Part 7 某些训练
我们能掌控什么?
如果以名利来论工作,不论就外人还是自己,似乎都比较容易看出成绩。抛去名利,工作就不是一件“得失寸心知”的事情,往往成了“寸心难知”。
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自我检验工作能力的标准? 我自己使用的测试办法是:自我掌控能力。也就是通过自我掌控程度的测试,来评估自己能力的进退。 这个测试的第一个项目,是“立场”。 第二个项目,是“方向”。 第三个项目,是“方法”。 第四个项目,是“惯性”。 立场、方向、方法、惯性,是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掌控的步骤。四者相互关联,交替影响,对最后的成绩各有作用;不过,仍有其先后顺序。好比建造一座高楼,地基越扎实,成功的可能性越大。 立场,就是最根本的地基。 做任何事情,要先认识自己的环境,看清自己的立场。如何看清自己的立场,在千军万马中怎么看,在混沌不明中怎么看,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、掌控。 有了立场,就会有原则。根据这个原则,就会发展出方向。但是你有你的立场和方向,别人也有别人的立场和方向。有人会明着来冲撞你的方向,有人会暗地迂回来影响你的方向,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抓稳自己的方向,也要依靠不断地练习、掌控。 你要掌控你的方向,别人也要掌控别人的方向,方向和方向交错之间,就不免激烈冲突、刀光剑影。所以,在颠簸前进中如何过关斩将,这又需要方法,也要不断地练习、掌控。 方法用多了不免重复,不免技穷,既不能为人所乘,也不能故步自封。所以过去失败的惯性固然要打破,过去成功的惯性也应该颠覆。如何在惯性思考与行为中随时给自己当头棒喝,也要不断地练习、掌控。立场、方向、方法、惯性。
不论在任何时刻,不论做任何事情,都可以提醒自己来做个分析、做个训练,让我们像个旁观者一样盯紧自己的每一步动作。 当然我们会出错。或是我们明明以为清楚自己的立场,但是事后才发现拿捏错了;或是立场抓对了,但是经不起别人各种理由的游说,又把方向搞反了;再或者,立场和方向都掌控得很不错,结果却是执行的方法出了很大的纰漏,把一局绝妙好棋下成一局死棋。 但又有什么关系呢? 如果立场、方向、方法以及惯性是在自己的掌控下进行的,即使最后的结果一塌糊涂,那只能说明我们历练不够、才能不足、技不如人。结果虽不如意,但一切都已尽我所能。相反,如果我们掌控不住自己的立场、方向、方法以及惯性,那么即使最后大获全胜,那也只是运气太好,应该汗颜。 要判断自己能力的进退,与其看事情的成败,不如反省这些掌控力道的消长。立场的层次
处理一件事情的立场,就好比建造一栋楼房的地基,是最根本。
从人生规划,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,我们每天面对任何一件事情,处理起来都牵扯到立场,只是大多觉焉不察、或习焉不察。 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一个立场,是利己的立场。因为有句话是: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” 表面上看起来,这种思考是方便又有利的,但事实不然,这种思考可能最粗糙也最没有利益。起码有两个不利点。 第一,这会使我们在思考立场上失去弹性。换言之,也就是面对问题失去弹性。 我认识一个人,以前是以高层经理人的身份负责一个企业。由于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厚植实力,准备将来创业,因此对内则上下其手,对外则广结善缘。后来他如愿创业了,但是公司也没成功。 他念兹在兹广结善缘的思考,到了自己创业之后,失去了作用点。面临自己当家做主之后的局面,他失去了关于立场思考的弹性,只能一切从头再来。 第二,这会使我们很难体会立场思考的细密之道。 举例来说,碰上任何问题,就站到自己的立场、或自己家人的立场、自己部门的立场,当然是个办法。但是,长期这样偷懒,万一碰上对自己左右皆不利的问题呢?如果是自己家人,自己部门里左右手发生冲突呢? 所以,立场必须随情况、人物、时间,以及自己身份的变化而不断地思考、判断。 通常,在一件事情上,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立场可以不只一个。有的压力大,有的压力小。这个时候,更要格外把握住自己的分寸。 所谓把握分寸,就是至少要考虑两样东西:一个是自己的身份;另一个是自己的信念。 在身份上,最忌的是假公济私。在信念上,最忌的是前后不一。 譬如说,经商的人,究竟要抓一个弱肉强食的立场,还是像胡雪岩说的“前半夜想想自己,后半夜想想别人”的立场?从政的人,究竟要抓一个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的立场,还是所谓“任人便溺”的立场?读书的人,究竟要抓一个治国安邦的立场,还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立场? 这些都是关于信念上的大立场。 因此,我们可以说,掌握立场最难的地方就是,虽然个别事情上有很多变化的立场,但是不能违背自己的身份和信念。 但是,我们也可以说,掌握立场最容易的,就是不论个别事情上有多少变化的立场可以选择,但是一定不能违背自己的身份和信念。 抓得住立场,不保证抓得住接下来要处理事情的方向和方法。但起码我们可以对得起自己。 只要我们经常练习,反复拿捏。头破血流地练习,加上头脑清晰的反省,甚至头昏脑胀的反省,总会发现立场在惯性与变化中展现的层次。方向的风雨
事情有了立场之后,就要思考处理的方向了。
本来,有了立场,方向也就自然展现出来。立场把握得越清楚,方向也就会看得越清楚,一脉相连。但是为了练习,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思考。 一般来说,我们每天起床之后,这一天要做什么事情,去什么地方,心里总有个谱,总会掌握个方向。但是越大的事情,却越不容易掌握方向。在一些重要事情上,或是在人生的长期规划上,反而很容易忽略方向。 很讽刺,也很自然。 说自然,是因为在一天的生活里,我们需要跨越的时间区隔不长,可以以小时和日为计算单位;但很多重要事情处理起来,则需要以年月为计算单位。简单的事情跨越的时间单位小、参与人数和变量也少,当然容易掌握方向;而重要、复杂的事情跨越时间长、参与人数和变量多,受到诸多方面影响,所以方向不容易把握。 说讽刺,是因为越是重要的事情,更应该重视把握方向,然而方向却很容易混沌不明,放任自己走一步算一步。 方向之所以混沌不明,是因为每个人有各自的立场,因此也就各有不同的方向。各种方向交错、影响,当然头绪就不清楚。一旦别人在他的方向上加重推挤的力量,如果我们把持不住自己的方向,那就很容易晕头转向,无所适从。经常出现的状况是,本来你要走一条风雨交加的路,却有人游说你走另一条鸟语花香的途径。走风雨交加的路,一不小心,会摔倒,会沾泥巴,狼狈不堪。走鸟语花香的路,轻松愉快又赏心悦目,还容易有吃又有拿。
我们到底要选哪条? 有人会说,当然是趋吉避凶。说得有理。但现实世界里,更多的状况是没有百分之百的风雨交加,也没有百分之百的鸟语花香。每条路看起来都有得有失。自己选择的原因多,别人游说的理由也多。在这种状况下,又要选哪一条? 因此,如果只是看方向本身,很容易眼花缭乱。 方向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用,还是得回过头来和立场一起思考。好比在浓雾中的森林,最好还是掏出罗盘来看看。 立场可以提醒我们,在混沌不明的方向上,究竟应该做什么选择,把持什么方向。 看了罗盘,决定了方向,不保证接下来就一帆风顺了,因为这还牵涉到方法,甚至运气。 但我们对自己的检验,起码应该先放在开始的地方,也就是立场和方向上。看看这两者是不是清楚,是不是一致。如果清楚、一致,那么即使接下来摔得满身泥泞,全身创伤,甚至粉身碎骨,还是可以告慰自己。反之,即使后来的结果风光又丰收,在人前免不了说句侥幸,在人后还是得承认失败。方法的左右
事情有了方向之后,接着就是处理的方法了。
本来,有了立场和方向之后,方法是自然配合而来的。立场和方向掌握得清楚,方法也就会出现得明白,一气呵成。但是为了练习,也可以把方法和前面谈的立场以及方向分开来思考。 立场是点,必须坚守,因此没有变化的弹性。 方向是由点延伸出的线,只要目标明确,可以有些迂回的调整。 而方法则是由线延伸出的面,需要面面俱到、八面玲珑。 由于方法是面,笼罩的范围最大,因此需要注意的变量最多,牵涉的随机反应也最多。也因此,方法很容易喧宾夺主,一不小心就反而成了我们处理事情的主角,把原先的立场和方向忘在脑后。 因此,谈方法,我们第一个要记住的就是,方法不是单独存在的。方法是由立场和方向而延伸出来的。我们不能为了要面面俱到或八面玲珑,违背了原来点和线所设定的方向。 方法一定要和立场及方向相呼应,其道理可以用医疗来比喻。中医有中医的立场和方向,西医有西医的立场和方向。因此,针对同样一种病症,中医有中医的方法,西医有西医的方法。如果我们决定了西医的立场和方向,却又去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,其结果如何,可以想象。 也许,有人会说,方法应该只挑有效的来用。但,什么才是有效的方法? 每一种方法的使用,都和当事人的立场、方向有关,都因当时的时间、空间以及对象而有别。没有什么绝对有效的方法,就算对另一个人是百试百灵的方法,用到自己身上却可能是百试不灵。 因此,谈方法,第二个要记住的就是,方法绝不能硬去移植、模仿。方法必须是自己想出来的,体会出来的,摸索出来的。 但方法也牵涉到动态层面,需要随机应变。万一我们的个性天生就不适合随机应变呢?这个时候又要怎么体会?怎么摸索?答案是:勤能补拙。随机应变也要事先做好准备。如果能事先把准备工作做得越细,事情变化的可能性掌握得越多,现场的随机应变也就会越有根据。 所以,谈方法,第三个要记住的就是,多算胜,少算输。对事情的了解越全面,越深入,方法也就会越多。 然而,对事情了解的全面和深入程度,又和历练以及见识有关,所以,总难免百密一疏。也因此,立场和方向清楚,并不保证最后会选到一个有效的方法;即使方法有效,但是使用的功力不够,或是运气不佳,照样可能功亏一篑。 但是,如果只是因为历练、见识和功力不够,而在方法的掌握上出了漏洞,事后反省起来还可以有个结论,期许自己以后碰上类似状况,有更大的把握。反过来,如果不是依循一条自己清楚的立场和方向而发展出来的方法,只是人云亦云地使用一个捡来的方法,那么,最后不论事情成败,自己都难以知其所以然,下次碰上类似的状况仍然难以掌握如何应对。 所以,谈方法的第四个重点,就是不要怕历练不足,而要怕没有历练。惯性的掌控
方法之后,要注意的就是惯性。
惯性,就是指我们碰上某种状况时,习惯性的思考与应对之道。 某些人长期不得意,处于失败的逆境,一定有其方法上惯性的原因。 某些人长期无往不利,处于成功的顺境,也一定有其方法上惯性的原因。 造成失败的惯性要打破,否则,永远不知如何脱离这个反复的漩涡。打破一个惯性思考之后,困难才可能迎刃而解。 造就成功的惯性也要打破,因为,世事不会一成不变,人总会碰上前所未见的问题及状况。不打破惯性,不是容易为人所乘,就是不免故步自封,难免栽跟头。何况,就算没有别人的挑战,每次利用同样的方法都能保证同样的成功,又有什么得意可言? 事实上,如果我们能够开始改变惯性,也就是开始改变命运。 命运,因为个性而形成。个性,则因为习惯而形成。所以,改变惯性,就是改变个性的第一步。改变个性,则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。临事之际,很多人不求思考、观察、改变自己的惯性与个性,而只求神问鬼,根本就是本末倒置。
我们常说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。“本性难移”,也可以解释为“惯性难移”。禅宗大师讲破嘴皮的,也不过就是打破惯性。由此可见,这是件多么艰难的事。 所以,从某个角度来看,从工作中思考这个问题,倒有些比较容易着力的地方。 在日常生活里,我们很容易把惯性与个性混为一谈,不思改变,也不求改变。在工作中,由于有成败的焦点与压力,我们必须把惯性当作一个独立的课题来思考。 一个工作者,最终挑战的,就是自己。挑战自己的最后一关,就是自己的惯性。 挑战惯性的时候,有高低两个标准可以衡量。 低标准,就是破除自己身不由己,总是眼睁睁看着问题一再重演的惯性。 高标准,就是维持住自己一贯成功的行事惯性,却又能每次变化手段与面貌,难以被别人预测。 我很佩服电影导演库布力克。他真是一个永远挑战自己惯性的人。他拍的电影从古代战争,到科幻、到十九世纪的故事、到史蒂芬·金的小说、到越战,从没有重复过自己成功的方法与模式。库布力克一定非常敏锐地观察自己的惯性,并且随时打破。 我也很佩服披头士。他们的音乐总是让人从第一个音符就听得出是他们的作品。而每首音乐又有独特而新奇的生命。 惯性的高标准,在库布力克和披头士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过关之前
过关斩将,人生快意莫过如此。但也正因为太过快意,所以往往遥不可及。
我总觉得,电动游戏之风行,其魅力正在于满足了真实人生中这种遥不可及的快意。 然而,电动游戏上的过关,和真实人生中的过关,毕竟大不相同。 电动游戏上的关卡,有一定数量,有尽头;真实人生,却不然。 游戏上的关卡是有节奏的,规律的;真实人生,却是毫无蛛丝马迹可寻,来无影,去无踪。 游戏上过关,只要掌握了每一关魔王的弱点,就一定可以击败他。另外,下一关是什么情况,大家也都总是心里有数,甚至有所期待,跃跃欲试。 但是在真实生活里,谁都没有这种把握。我们不知道魔王何时出现,何种相貌以及攻击弱点又在哪里。这一关到底要怎么过,要先吃到哪些金花、香菇,拥有哪些武器才能过关,心里也完全没数。 不但没数,有时候,连自己有没有过关也不清楚。过关之后,下一关的情景会如何演化?是风平浪静,还是另一波惊涛骇浪,也不知道。更有甚者,明明已经过了关而不自知,还要重新回头陷入重围的也比比皆是。 因此,在电动游戏上,大家愿意百折不回,一试再试地闯关;而真实生活里,碰到难关却总是能躲就躲。 然而,电动游戏和真实生活毕竟还是有相通之处。 当我们的生活,或是工作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后,难关是一定会出现的。电动游戏的难关是程序设计师设计出来的,而真实生活里的难关却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。 我们健康上出现难关,不是自己吃出来的,就是起居不正常而造成的。我们财务上出现问题,不是太相信别人,就是太放纵自己所造成。我们工作能力不足,不是以前努力不够,就是跳跃成长得太快。我们爱情出现问题,不是没有照顾好自己应该爱的人,就是照顾了太多自己不该爱的人。我们被人欺负,不是自己委曲求全于不应该的人,就是缺少了尊重自己生命的智慧。 我们所有的难关,都是自己造成的。但是,形成的难关,一方面是各种积习沉淀之后出现的危机;另一方面也是促使自己改变积习,往更高的生命形态蜕变的转机。 所以,碰到难关,千万不能躲,更不能随便关机,企求从头再来。 玩电动游戏的时候,知道自己要过关的话,大致要先具备哪些条件,所以万一某些条件不足,就很容易放弃拼斗,干脆关机重来一遍,在新的一局游戏里面小心一点儿,多累积一些武器和条件再闯关。但事实是,每当我们抱这种希望时,最后的结果都会适得其反。上一局游戏里没能保住的战果,新的一局里照样拿不下来。 真实生活里,我们更没有随便关机的本钱、条件与资格。 有些事情,我们根本无法重新开机。 有些事情,重新开机后,只要主角还是我们自己,局面就仍然依旧。过关之后
要过关,固然需要各种条件及能力的配合,但最重要的,还是自信和坚持,甚至加上一点儿轻松。
几年前我有个经验。 一段时间,我觉得自己整个人,和整个工作环境,都进入了一个前后不得的困境。 马拉松选手跑到一个状态后,听说会面临一个“风墙”。当时我的感觉也是如此,很清楚地感觉到面前就是一堵墙。你想要撞破,但是其坚如铁;你想要迂回,但是那堵墙却无所不在。 身后的队伍在熙熙攘攘,但是你清楚地明白自己已经走到了尽头。 墙的后面风光无限,但却无从再进。 折腾了好一段时间,再也没有任何方法可想之后,我决定告诉自己:没有什么无从再进。我根本不再去思考如何打破那堵墙,而直接策马到墙后的平原上。 墙就这样消失了。 过关的痛楚千奇百怪,但这一次的记忆却非常特别。好像电动游戏里的魔王,大多要和它面对面地厮杀得粉身碎骨,但有个游戏里的魔王,秘诀却在于要打他身后的一堵墙,把墙打破了,寒流涌进来,它就会被冻死。 如果说过关之前最忌的是气馁,那么过关之后最忌的则是得意。 得意,一来意味着太过于自我陶醉;二来意味着对接下来的局面有太多乐观的期待,好比童话故事里“从此公主和王子过着快乐又幸福的生活”。 事实上,工作世界里的难关,永远不会消失。一关一关,一波一波连绵不断,前后呼应。 每件工作,都有其前因、后果。每个决策,都有其来龙、去脉。每年的经营,都有其困顿、进展。因果交相影响,问题相互形成、连绵不断。除非我们停止呼吸,否则,要永无止息地面对。 在这无止无息的浪涛中,老子的“祸者福所倚,福者祸所伏”,是每个工作的人都要记住的。祸福相倚,前一关豪气干云的突破,却可能引入下一关伏兵四起的陷阱;前一关灰头土脸的败退,也可能转入下一关居高临下的优势。 我们永远没有时间为自己的失败而嗟叹,也永远没有时间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庆。 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提醒自己:“打第一百次败仗之后,还要保持第一次出征的锐气;打第一百次胜仗之后,还要保持第一次出征的谨慎。”贵人是怎么出现的
在职位升迁的过程里,有些偶然的因素,以及不可言说的因素。
其中,照中国的说法,有一个因素可能最为重要:有没有贵人相助。 贵人。 多年前有一个广告片。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路边帮了一位先生的忙,后来那位先生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,竟然是位大公司的老板。我记得片子的配乐是《我的未来不是梦》。 真实生活里,贵人的出现可能更要意外。但,也可能出现得更合乎逻辑。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贵人,什么时候遇到,有时候也并不是不能预测的。所以我说很合乎逻辑。 人为什么和别的动物不同,是站着走路,而不是爬着走?人在工作的时候,为什么总要坐着,而不是趴着?为什么只有休息、昏睡,或是做些不需要理智思考的事情的时候,我们才会躺下来? 我认为是头脑的缘故 头脑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。我总觉得头脑就像是一支天线。不只是头脑的内部软件运作像天线,头脑的外部硬件也像是天线。你看过什么天线是倒在地上运作的?所有的天线都要拉直、拉高才能发送电波,接收电波。我认为这是人在清醒的时候总要坐着、站着,或者说,坐着、站着才能保持清醒的原因。你在思考什么,这支天线就会发出什么频率的无线电波。你喜欢思考什么,这支天线就会接收什么频率的无线电波。这种无线电波看起来是无形的,不如通过语言来收发那么具体,但是语言可以修饰与伪装,而无线电波更真实。我们说要看一个人,除了“听其言”,还得“观其行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
总之,经常思考黑色电波的人,就一定传播不出金色的电波,接收不到红色的电波,也遇见不到思考蓝色电波的人。所谓物以类聚,正是如此。 工作的时候,我们的思考越剧烈,就会传播越强烈的电波。电波越强烈,越一致,就会吸引越多相同频率的人。这些相同频率的人当中,总有人会对你产生一些决定性的帮助。这种人,也就是所谓的贵人。 所以,在等待贵人的时候,千万不要看到某人碰上了什么贵人,就自怨自艾为什么自己却碰不上这样的人。他思考、活动的方式决定了他会碰上那种贵人,你不那样思考、活动,所以就不会碰上那样的贵人。但是,你一定可以碰上和你相同思路、电波相同的贵人。只要你思考得积极活跃,电波散发得足够强烈,并且长期坚持不懈。注意,光是强烈还不够,还一定要长期持续,前后一致。否则人家不容易找得上你的频率。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信心,不要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反复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、电波频率与颜色,那么,贵人就一定会接上你的频率,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。 最后,谈贵人的时候,千万不要只顾得眼睛往上看。贵人是可能从上方拉你一把的人,也可能是从下方推你一把的人。